石家庄百货商场的惨淡经营
今天上午陪朋友去看了一个项目,闲来无事时转了转石家庄槐安路上的一家商场。商场分成两部分,马路西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是商业,裙楼为4栋写字楼。
一层就没啥顾客,商品品类也比较凌乱,餐饮、手机、眼镜店、服装店、汽车展示店啥都有。这么大的卖场不能空着,估计不管啥品类只要租金出的足够高都能做。比较意外的是商场一楼竟然有三家汽车展示店,估计随着市里要求汽车4s店统一迁到三环,这个品类的店铺还得增加。
负一是电器卖场,一样的没啥顾客。房地产交易冷清,电器销售能好哪去。而且线下家电销售越来越干不过京东icon了。这家本土电器商场销售不行,国美、苏宁也好不到哪去。
二楼是儿童用品区,服装,娱乐,培训,感觉规模太小。这家商场这种4-5万平米体量的商场做综合性商业肯定吸引不了什么人。商场定位就有问题。
三楼、四楼,空位较多,主要靠餐饮撑着。这两年石家庄做餐饮的也非常不容易。一些街边店干了十年往上说拆就拆了。商场里的餐饮也做的战战兢兢,商场人流多吧怕涨租金,没客流吧更着急。
东区是传统百货商场格局,负一超市,一楼化妆品、珠宝、鞋,二、三楼男装、女装、四楼儿童。总体空位的面积还不算多,但从柜台装修来看已经好几年没装修过了。商场的东西还行,总体价格不贵,比较亲民,还有一些中老年客户群体。但在互联网和北国、信誉楼的夹击这家商场还能撑多久真不好说。
现在商业设施要么是十万面积起步的超级购物中心,要么单一品类连锁的中型卖场。其他,如果没有特色,没有顾客去。

来自: Android客户端